各校还利用开放日发布招生新政策。北航2025年在工科试验班类(航空航天类)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;新增“人工智能+行政管理、法学、翻译”等双学位项目,和北京师范大学开设“人工智能+心理学”联合培养项目。
京城东南,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里,超过700个机器人上岗让压铸、冲压等关键工艺100%自动化,200多道关键工序实现了对产线质量的精准监控,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压铸产线将72个零部件打造为1个整体……智造产线上的每个灵动数字都是汽车产业升级的佐证。
6月6日,2025北京智源大会在京启幕。伴随着多项全球前沿的人工智能成果发布,包括图灵奖获得者、明星AI企业创始人在内的数百位全球青年科学家、人工智能顶尖学者和产业专家齐聚北京,在这场科技盛会中共同绘制人工智能产业未来“导航图”。
其中,数智赋能领域包括大模型应用、数智转型系统、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、数字化营销、芯片测试和认证,绿色低碳领域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咨询和认证、能源审计、碳足迹认证,高端时尚领域包括工业设计。
为加强与英国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合作,5月19日,在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、北京市贸促会指导下,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举办“合作对话 推动中英AI产业共赢发展”主题论坛。
5月20日起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正式施行。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,北京在行动。当日,市工商联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、微博党委联合成立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,以创新服务举措,助力首都民营经济健康、高质量发展。
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(以下简称“北京市碳市场”)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,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、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。
京津冀共建医联体115个,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914家;“河北福嫂”在京津市场深受欢迎,“河北净菜”成为“京津好菜”,天津港开通智利车厘子、秘鲁蓝莓等特色直航快线,丰富京津冀地区水果市场供应;40多万京津老年人到河北乐享晚年,社保卡“一卡通”等一批惠企利民事项落地。
4月2日,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发布2024年度《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》,69项创新举措集中展现首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最新成果。2024年,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实现即时办结,预约办税覆盖所有现场业务,纳税人进厅平均等候时长和窗口业务平均办理时长均控制在约5分钟,办税缴费更加便利。